防雷装置检测必须从接地电阻测试开始。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时,要确保测试点与接地极的距离符合1.5倍接地极长度的要求。实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土壤干燥导致电阻值偏高,这时需要在测试点周围浇灌盐水,待30分钟后重新测量。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姆,重要场所要求小于4欧姆。测试时要注意避开金属管道、电缆等地下设施,避免干扰测试结果。
浪涌保护器的检测重点在于压敏电压和漏电流测试。使用专用测试仪时,要将保护器从电路中完全断开。压敏电压测试值应与标称值偏差在±10%以内。漏电流测试要在额定电压下进行,正常值应小于20μA。现场常发现的问题是保护器老化导致漏电流超标,这时必须立即更换。测试时要佩戴绝缘手套,防止残余电压触电。
接闪器的检测要特别注意接闪杆的锈蚀情况。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接闪杆直径,锈蚀导致直径减少超过1/3时必须更换。检查接闪带时,要重点查看转弯处的焊接质量,使用锤击法检查虚焊点。接闪网格的间距要严格控制在10m×10m或12m×8m范围内,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复核。常见问题是接闪带被后期装修覆盖,这种情况必须立即整改。
引下线的检测要使用导通测试仪。从接闪器到接地极全程测试,电阻值应小于0.2Ω。特别注意检查明敷引下线的固定卡间距,水平段不大于1m,垂直段不大于1.5m。暗敷引下线要用钢筋探测仪定位,确保没有中断点。经常发现的问题是装修时擅自切断引下线,这种情况必须恢复并做好防腐处理。
等电位连接的检测要使用毫欧表。测试设备金属外壳与等电位端子板的连接电阻,值应小于0.03Ω。浴室、厨房等潮湿场所要重点检查,使用铜编织带的截面积不小于6mm²。常见问题是等电位连接被绝缘材料覆盖,必须清除并做好标识。测试时要断开被保护设备电源,防止误动作。
防雷检测报告必须包含实测数据和现场照片。报告格式要符合GB/T21431要求,每项检测结果都要有明确判定。照片要能清晰显示检测位置和仪器读数。常见问题是报告数据与现场不符,这种情况要建立三级审核制度。检测人员要签字确认,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雷电预警系统的安装要重点考虑探测范围。单个大气电场仪的监测半径不超过15km,安装高度建议10-15m。系统调试时要模拟雷电信号测试响应时间,从探测到报警的延迟应小于30秒。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安装位置受建筑物屏蔽,这时要加装辅助探测器。系统维护要定期清洁探头,每月进行功能测试。
防雷产品抽检要重点关注关键参数。SPD要测试限制电压,在8/20μs波形下测量值不应超过标称值。接闪器要抽样进行盐雾试验,240小时后锈蚀面积不超过5%。检测机构必须具有CMA资质,检测报告要注明执行标准编号。市场常见问题是产品参数虚标,采购时要查验第三方检测报告。
检测仪器必须定期送检。接地电阻测试仪每年校准一次,使用前要做短路测试。万用表要选用真有效值型,测量非线性负载时误差小于3%。现场常犯的错误是使用超期未检的仪器,这样会导致检测数据无效。要建立仪器台账,提前一个月安排下次检定日期。
检测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测试接地电阻时,电压极和电流极要呈直线排列。测量SPD压敏电压时,测试电流要控制在1mA。常见操作错误是测试线缠绕导致数据失真,要保持测试线自然舒展。新员工必须经过三个月实操培训才能独立检测,每年要参加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