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网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和设备的防雷安全效果。接地电阻值必须控制在10Ω以下,对于重要设施要求达到4Ω以下。测量接地电阻时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选择土壤干燥季节进行测试,避开雨后立即测量。测试点应选在接地极引出线处,测试前确保所有连接点接触良好。
接地体材料镀锌扁钢或圆钢,扁钢规格不小于40mm×4mm,圆钢直径不小于10mm。镀锌层厚度需达到80μm以上,焊接部位要做防腐处理。水平接地体埋深不低于0.8米,在冻土层以下,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为2.5米,间距不小于5米。遇到岩石层时可采用爆破接地技术,使用降阻剂填充。
接地网网格尺寸根据建筑物重要性确定,一般建筑采用20m×20m网格,重要机房缩小到5m×5m。网格交叉点必须可靠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焊接处先涂防锈漆再刷沥青漆,焊接质量要达到满焊要求,不得出现虚焊、假焊现象。每个焊接点都要做标记并拍照存档。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采用化学降阻剂处理。将降阻剂与水按1:0.8比例调成糊状,均匀包裹在接地极周围,厚度不小于5cm。施工时注意戴防护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化学药剂。降阻剂固化后回填土要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接地引下线安装要避免直角弯折,弯曲半径不小于扁钢宽度的10倍。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采用放热焊接或专用接地夹,连接处要做防腐处理。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接地引下线时,要使用PVC管保护,管径比导体大两号。穿过伸缩缝时要设置补偿弯,预留20cm余量。
对于移动通信基站等独立铁塔,接地网要采用环形接地体加辐射状接地极的组合方式。环形接地体距铁塔基础3-5米,辐射状接地极不少于4根,长度20-40米。铁塔四个塔脚都要单独引接地线,测试每个接地点的独立电阻值。
在变电站等电力设施中,要设置均压带。均压带采用50mm×5mm镀锌扁钢,网格间距3-5米,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设备接地线要短直,长度不超过15米,截面不小于25mm²铜缆。多个设备接地时采用星形连接,避免形成接地环路。
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的接地网要特别注意防爆要求。接地连接采用铜包钢材料,连接点使用防爆接线盒。输油管道每200米做一次接地,法兰盘两端用16mm²铜线跨接。储油罐接地极不少于两组,接地电阻值要每月检测一次。
数据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要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防静电地板支架每5米用6mm²铜线与接地干线连接。机柜接地排采用30mm×3mm铜排,与主接地网两点连接。不同接地系统间要设置防雷隔离器,避免地电位反击。
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过程检测记录。每完成一个接地极都要测试接地电阻,绘制接地网布置图标注测试数据。隐蔽工程要留存影像资料,焊接点要做防腐处理前后对比照片。材料进场要检查合格证和检测报告,镀锌层厚度要现场抽检。
遇到地下管网密集区域时,可采用深井接地技术。使用地质钻机打孔深度20-30米,放入铜包钢接地极,灌注降阻剂。施工前必须探明地下管线走向,保持安全距离。深井接地要设置检查井,便于后期维护检测。
对于高山基站等特殊地形,可采用离子接地极。将铜管离子接地极垂直埋设,周围填充专用离子填料。离子接地极无需日常维护,使用寿命可达30年。安装时注意保持填料湿润,初期要定期浇水养护。
防雷接地网完工后要进行全面检测。使用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测试电流不小于5A。雨后复测接地电阻值,确保在潮湿条件下仍符合要求。检测报告要包括接地网布置图、材料证明、测试数据等内容,作为工程验收依据。
日常维护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每年雷雨季节前全面检测接地电阻,检查连接点是否锈蚀。发现接地电阻增大超过20%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开挖检查接地体腐蚀情况,严重腐蚀的要局部更换。维护记录要存档备查,形成完整的技术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