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装置设计要点解析 建筑物防雷引下线设置关键技巧 接地极材料性能要求详解 防雷接地电阻测试方法指南 等电位联结施工工艺全解析

 新闻资讯    |      2025-06-01 11:29:41

image

防雷接地装置设计首先要考虑接地网的布置方式。对于普通建筑物,采用环形接地网效果更佳,接地体应埋设在建筑物基础外围0.5-1米处,埋深不小于0.6米。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可采用放射形接地网,每条放射线长度不宜超过30米。接地体间距应大于其长度的2倍,避免屏蔽效应。

接地极材料选择直接影响防雷效果。热镀锌扁钢是最常用的水平接地体材料,规格不应小于40mm×4mm。垂直接地极优先选用50mm×50mm×5mm的镀锌角钢,长度2.5米更佳。在腐蚀性强的土壤中,建议采用铜包钢接地棒,铜层厚度不小于0.25mm。所有连接点必须采用放热焊接,确保电气连通性。

建筑物防雷引下线布置要遵循均匀分布原则。对于高度不超过30米的建筑,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米;超过30米的建筑,间距应缩小至18米。优先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作为自然引下线,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可满足要求。人工引下线应采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或直径8mm的圆钢,沿外墙明敷时需做防腐处理。

接地电阻测试是防雷检测的关键环节。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时,电压极与电流极的布置距离应为接地网对角线长度的3-5倍。在土壤干燥季节测试时,应将测试结果乘以季节系数,黏土地区取1.3-1.5,砂质土取1.5-2.0。对于独立接闪杆,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配电系统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Ω。

等电位联结施工要注意细节处理。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采用4mm厚紫铜板,尺寸不小于200mm×100mm。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必须将金属给排水管、金属浴盆、暖气片等所有可导电部分连通。联结线采用BVR-6mm²铜芯软线,与金属管道连接时需使用专用接地卡箍,接触面要打磨去除氧化层。

防雷装置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系统可靠性。扁钢与扁钢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三面施焊。圆钢与圆钢搭接长度为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先涂刷防锈底漆,再涂两遍沥青漆。焊接完成后要用万用表测试连通性,电阻值不应大于0.03Ω。

在特殊场所施工需要特别注意。加油站防雷接地要求所有金属油罐必须做防直击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阀等金属附件也要可靠接地。计算机机房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所有设备金属外壳都要与等电位联结带可靠连接。

防雷装置维护保养同样重要。每年雷雨季节前要全面检查接地装置,重点查看连接点是否锈蚀、接地线有无断裂。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复测接地电阻值,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对于腐蚀严重的接地体,可采用置换土法处理,即在接地体周围换填降阻剂或低电阻率土壤。

现场施工常遇到的问题需要针对性解决。当遇到岩石地基时,可采用深井接地法,钻孔深度15-30米,放入接地极后回填降阻剂。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使用长效化学降阻剂,施工时要分层回填并充分浇水。对于跨步电压风险高的区域,应在地面铺设50mm厚的沥青层或150mm厚的砾石层。

防雷检测数据记录要规范完整。每次检测都应记录测试日期、天气情况、使用仪器型号、测试点位置、测试方法和结果。检测报告要包含被检建筑物平面图,标注所有测试点位置。对于不合格项目,要明确整改要求和复检时间,确保防雷装置始终处于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