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防腐处理技术提升设备寿命关键

 新闻资讯    |      2025-06-02 11:07:46

image

防雷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金属部件容易受到环境腐蚀影响,导致导电性能下降、机械强度减弱,最终影响整个系统的防护效果。腐蚀问题在沿海地区、工业区等高盐分、高污染环境中尤为严重。定期检查接地体的腐蚀情况,重点查看接地引下线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部位,这些位置通常腐蚀最快。发现锈蚀面积超过30%或出现明显机械损伤时,必须立即更换。

镀锌层是防雷装置最常用的防腐措施,但很多施工单位对镀锌工艺要求不明确。热浸镀锌层厚度应达到85μm以上,镀件应在酸洗后8小时内完成镀锌。现场验收时可用磁性测厚仪检测,读数低于70μm的必须返工。对于已经安装的镀锌件,每年用锌层测厚仪检测一次,发现锌层厚度低于50μm时,需要及时进行防腐处理。

焊接部位是最容易发生腐蚀的薄弱环节。焊接完成后,必须彻底清除焊渣,然后用富锌底漆和防腐面漆进行双重处理。焊缝处防腐涂层厚度应达到200μm以上,比普通部位厚50%。采用电动钢丝刷清理焊缝比手工刷更彻底,处理后立即喷涂防腐漆,间隔时间不超过4小时。

铜覆钢材料在防腐性能上表现优异,特别适合高腐蚀环境。铜层厚度应不小于0.25mm,采用电镀工艺比包铜工艺更可靠。安装时注意避免机械损伤,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材料直径的10倍。铜覆钢接地体与其它金属连接时,必须使用专用过渡接头,防止电化学腐蚀。

混凝土基础中的金属部件需要特殊防护。预埋接地极在浇筑前应涂刷两遍环氧沥青漆,漆膜干透后再施工。露出混凝土的部分,用密封胶做好防水处理,防止水分沿金属表面渗入。检查时重点查看混凝土与金属交接处,发现裂缝立即用弹性密封胶填补。

接闪器杆塔的防腐要分层处理。首先用动力工具除锈至St3级,然后喷涂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80μm;中间层用环氧云铁漆,厚度100μm;面层用聚氨酯面漆,厚度50μm。每道涂层施工间隔不超过24小时,环境湿度高于85%时暂停施工。每年雷雨季节前检查涂层状况,发现脱落面积超过10%需要重新处理。

螺栓连接部位防腐常被忽视。安装前应在螺纹部位涂抹导电防腐膏,安装完成后用密封胶封闭外露螺纹。检查时用非金属撬棍轻敲螺栓头,听到空响说明内部已腐蚀,需要拆开处理。不锈钢螺栓虽然防腐性好,但与碳钢接触时会产生电偶腐蚀,必须加装绝缘垫片。

降阻剂使用不当会加速腐蚀。选择pH值在7-9之间的物理降阻剂,避免使用含盐化学降阻剂。施工时确保降阻剂完全包裹接地体,厚度不小于50mm。每年检测接地电阻时,同时检查降阻剂是否板结或流失,发现异常及时补充或更换。

铜铝过渡连接必须使用专用过渡接头。直接连接会产生严重电化学腐蚀,导致接触电阻增大。检查时用红外热像仪扫描连接部位,温差超过15℃说明接触不良。过渡接头每5年必须更换,即使外观良好也要预防性更换。

浪涌保护器的金属外壳也需要防腐处理。安装在室外的SPD,其金属外壳应喷涂防紫外线面漆,接线端子涂抹导电防腐脂。检查时注意观察接线端子是否有绿色铜锈,发现腐蚀立即用铜丝刷清理并涂抹新防腐脂。

检测设备的防腐同样重要。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试线接头处容易氧化,每次使用后要用酒精擦拭,存放时涂抹凡士林。金属外壳的检测仪器应放在防潮箱中,箱内放置变色硅胶干燥剂,硅胶变红立即更换。

防雷装置的不同金属连接必须考虑电偶序。按照金属电偶序表,两种金属的电势差不应超过0.25V。不可避免时,应在中间加装绝缘过渡件。常见错误是铜排直接与镀锌钢连接,这种组合在潮湿环境中会快速腐蚀。

地下隐蔽工程的防腐要更加严格。接地极埋设前应缠绕防腐胶带,搭接宽度不小于50%。在回填土中加入10%的石灰可以降低土壤腐蚀性。开挖检查时,重点检查埋深变化处和土壤性质变化处,这些位置腐蚀速率往往是均匀段的3-5倍。

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装置防腐要提前规划。在设计阶段就应标明各部位的防腐要求和施工工艺,不能简单写"按规范防腐"。施工交底时要特别强调防腐处理的细节要求,监理必须对每道防腐工序单独验收。

老旧防雷装置改造时的防腐处理要分步进行。首先彻底清除原有锈蚀,然后根据剩余金属厚度评估是否更换。对于保留的部件,采用喷砂除锈比手工除锈更彻底。改造后年每季度检查一次防腐状况,之后可转为常规检查周期。

防腐处理的环境控制很关键。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3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85%。雨雪天气或金属表面结露时禁止施工。喷涂作业时要注意风向,避免漆雾污染已处理表面。每道涂层施工后都要检查干膜厚度,达不到要求立即补涂。

防腐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当地环境。工业区应选用耐酸碱的环氧涂料,沿海地区要用耐盐雾的聚氨酯涂料。购买材料时要查看检测报告,重点看耐盐雾时间(应大于1000小时)和附着力(应大于5MPa)。同一工程尽量使用同一批次的防腐材料。

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直接影响防腐效果。防腐作业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除锈等级判断、涂层厚度控制等关键技能。重要部位的防腐处理应固定专人施工,避免频繁更换操作人员。每季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实操考核,不合格者暂停上岗。

防腐处理的验收要量化指标。除锈等级必须达到Sa2.5或St3,涂层厚度用测厚仪随机检测,合格率不低于90%。附着力测试采用划格法,1级为合格。验收不合格必须当场整改,不得以任何理由放行。

日常维护中的防腐检查要形成制度。建立防腐处理档案,记录每次检查和处理情况。对易腐蚀部位设置重点检查标记,缩短检查周期。发现早期腐蚀立即处理,不要等到大面积锈蚀才采取措施。维护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腐工具和材料,确保能够及时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