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灾害损失规避专家支招

 新闻资讯    |      2025-11-15 11:40:31

建筑物防雷系统是抵御直击雷的关键屏障,完整有效的防雷装置应当包含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接闪器的保护范围需要完全覆盖建筑本体及附属设施,特别是屋顶的水箱、通风设备和广告牌等突出构件。引下线应沿建筑外立面均匀对称敷设,相邻引下线间距宜控制在18米以内。接地装置推荐采用环形接地网形式,埋设深度不低于0.5米,接地电阻值需稳定保持在10欧姆以下。

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维护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在每年雷雨季节来临前,对接闪器进行全面的锈蚀检查和形态检测,确认引下线连接点的牢固程度,测量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标准。需要特别关注接地装置周边土壤环境变化,当发现土壤出现干裂、板结或盐碱化现象时,应及时采取降阻措施改善接地性能。

室内电子设备的防护重点在于防御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安装多级浪涌保护系统能有效保护精密设备,建议在建筑总配电箱设置级防护,各楼层配电箱安装第二级防护,终端设备前端配置防雷插座。网络线路和电话传输系统需配备专用信号浪涌保护装置,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

电气设备使用规范对防雷安全同样重要。遇雷雨天气应及时断开非必要电器的电源连接,包括视听设备、计算机和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推荐选用具备防雷功能的电源插座,并确保其接地线路畅通可靠。对需要持续供电的关键设备,应当配置集成稳压与防雷功能的不同断电源系统。

人员防雷安全需特别注意室内外不同环境的应对措施。在室内时应及时关闭门窗,远离门窗接口、金属管线和电器设备区域。雷暴期间避免使用淋浴设施,防止雷电通过供水管网传导。

室外活动遇到雷雨天气,应迅速进入具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全金属车厢的汽车内躲避。若无合适避难场所,需远离孤立树木、电线杆等突出物,采取双脚并拢的蹲姿降低身体高度。此时应停止使用移动通讯设备,避免使用金属骨架雨具,严禁进行水上活动和野外作业。

农村区域的防雷保护需要重点关注牲畜棚舍防护。可在畜舍顶部安装避雷针装置,引下线敷设应避开牲畜日常活动区域。田间劳作时遭遇雷雨,要立即停止使用金属农具,与大型农业机械保持安全距离。

危险品存储场所需执行更严格的防雷标准。加油站、化工厂等场所除常规防雷设施外,还需完善防静电措施,对所有储罐和输送管道实施等电位连接。雷暴天气期间必须停止装卸作业,及时关闭相关管阀系统。

雷击事故后的应急处置至关重要。要确保现场安全状态,立即切断电源供应,排查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对雷击受伤人员要立即实施专业急救,重点处理电击伤和烧伤等特殊伤情。

建立系统的维护管理制度十分必要。建议按季度开展防雷装置巡检,在雷雨季节前后进行重点检测。完善防雷设施技术档案,详细记录每次检测维修数据。与专业防雷检测机构保持长期合作,确保防护系统持续处于有效状态。

财产保险是补偿雷击损失的重要途径。投保时应仔细确认保险责任范围是否包含雷击造成的损失。企业还可考虑投保营业中断险,弥补因雷击导致的经营中断损失。

发生雷击事故后要及时向承保机构报案,同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配合保险公司进行损失评估。妥善保存维修票据和相关证明文件,确保理赔程序顺利推进。

科学系统的防护措施能显著提升防雷安全保障水平。防雷工作的重点在于预防,只有将防护要求融入日常管理环节,才能更大限度降低雷击风险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