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产品应用场景全解析守护安全无死角

 新闻资讯    |      2025-04-30 13:58:20

image

防雷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选择和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环境特点进行针对性配置。高层建筑的防雷系统必须采用综合防护方案,建筑物顶部应安装提前放电式避雷针,保护半径需覆盖整个屋顶设备区。避雷针基座与建筑主钢筋可靠焊接,利用建筑物自然引下线时,混凝土内钢筋截面积不应小于50mm²。电梯机房、水箱间等突出部位需增设短针保护,所有金属构件应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

输变电设施的防雷保护重点在于阻断感应雷入侵。变电站进出线端应安装三级浪涌保护器,级选用10/350μs波形的开关型SPD,安装在架空线与电缆连接处。变压器高低压侧均需安装氧化锌避雷器,35kV及以上等级建议采用带间隙的线路型避雷器。所有接地装置应形成闭合环网,独立接地极的冲击接地电阻控制在4Ω以下,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采用降阻剂配合深井接地。

通信基站的防雷需要特别注意天馈系统的保护。铁塔应在平台处设置接闪带,馈线进入机房前必须做三点接地:塔顶、塔中和进入机房前各接一次。机房内应设置等电位连接排,所有设备机壳、走线架、电缆屏蔽层均需可靠连接。电源系统配置B+C+D三级SPD组合,信号线路安装对应的RJ45/同轴型浪涌保护器,天馈保护器插入损耗需小于0.3dB。

石油化工区的防雷要重点防范静电和雷电电磁脉冲。储罐区采用独立避雷针保护,单针高度应使保护范围超出呼吸阀2.5m以上。金属储罐壁厚大于4mm时可直接作为接闪器,但浮顶罐的浮盘与罐壁需用两根25mm²软铜线电气连通。工艺装置区的金属框架应多点接地,法兰连接处跨接电阻不超过0.03Ω,输油管道每200m做一次接地。

住宅小区的防雷系统要注重性价比和后期维护。多层住宅可在屋面安装避雷带,网格尺寸不大于10m×10m。配电箱内安装限压型SPD,通流容量不低于40kA。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必须与避雷带连接,金属栏杆、空调外机等突出物应做防侧击雷处理。小区监控系统需单独安装视频信号防雷器,网络交换机端口加装网络SPD。

数据中心机房应采用全屏蔽防雷方案。建筑金属门窗形成法拉第笼,机房六面体敷设0.5mm厚紫铜屏蔽网,网格密度不大于600mm×600mm。UPS前端配置三相电源防雷箱,IT设备机柜内安装机架式PDU防雷插座。光纤进线处金属加强筋需接地,BNC/VGA等模拟接口安装对应的信号SPD。防静电地板支撑脚每5m用6mm²铜线连接至等电位端子。

风电场的防雷难点在于叶片和机舱保护。每支叶片应设置两个接闪器,保护覆盖面积达到叶片表面积95%以上。机舱顶部安装ESE提前放电式避雷针,发电机轴承采用碳刷接地装置。塔筒基础接地极埋深不小于3m,沿海地区需采用铜包钢材料。箱变高压侧安装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低压侧配置风电专用SPD。

古建筑防雷要兼顾保护效果和文物原貌。木质结构建筑优先采用独立避雷针,距建筑物保持3m以上安全距离。金属宝顶、吻兽等构件可改造为自然接闪器,但需保证导体截面积不小于100mm²。接地装置宜采用铜棒水平放射式埋设,避免开挖建筑基础。彩绘梁柱附近安装接闪器时,引下线应沿隐蔽部位敷设。

光伏电站的防雷需考虑直流侧特殊要求。组件边框必须可靠接地,每20块组件构成一个等电位网格。汇流箱内正负极均需安装光伏专用直流SPD,逆变器交流输出端配置TypeⅡ级浪涌保护器。跟踪支架系统每个转动关节处应设置跨接线,组串之间保持0.5m以上防雷间距。光伏场区接地网采用热镀锌扁钢,埋深在冻土层以下。

铁路系统的防雷重点防护信号和供电设备。接触网支柱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每500m设置一处贯通地线。信号机械室电源屏安装35kA通流容量的SPD,轨道电路发送端加装防雷变压器。通信基站铁塔接地网与轨道地网间距不小于20m,高架桥段每桥墩接地装置应独立检测。

施工现场临时防雷措施容易被忽视。塔吊更高点应安装避雷针,利用塔身金属结构作引下线,基础钢筋网作自然接地体。活动板房金属框架需多点接地,临时配电箱安装8/20μs波形、20kA以上的SPD。爆破作业区雷雨天气必须停止装药,雷管存放点应设置独立避雷针。施工电梯轨道上下端各做一次接地,每30m增加中间接地点。

农业设施的防雷要考虑潮湿环境影响。温室大棚金属骨架应在两端接地,塑料薄膜覆盖的需每隔15m设置架空避雷线。畜禽舍屋面安装避雷带,饲料塔、沼气罐等金属设备单独接地。喷灌系统控制柜安装防雷端子排,田间传感器加装三合一防雷模块。鱼塘增氧机供电线路穿金属管埋地敷设,入口处安装防水型SPD。

移动基站的防雷配置要适应恶劣环境。集装箱式机房的金属外壳应两点接地,空调室外机安装防雷保护罩。太阳能供电系统控制器需内置防雷模块,蓄电池组正负极均接防反冲二极管。高山站点的接地网采用铜包钢材料,冻土地区接地极埋设深度超过2.5m。无人值守站房安装雷电计数器,便于后期维护分析。

城市管廊的防雷需解决地下空间特殊问题。入口通风井设置避雷针,金属门框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强电舱每隔50m安装一组SPD,弱电舱光缆金属构件在进出端接地。支架系统形成电气通路,接地干线沿管廊全长敷设,测试端子间距不超过30m。排水泵房电源系统配置三级防雷箱,水位传感器信号线穿金属管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