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检测是保障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实际检测过程中必须抓住关键点才能确保结果准确可靠。接地电阻测试必须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三极法是最常用的现场测试手段,测试前要确保电流极和电压极布置在一条直线上,间距至少是接地体对角线长度的3倍。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时,必须将测试线拉直,避免缠绕或交叉,否则会产生感应误差。测试时如果发现指针不稳定,可能是土壤湿度不均匀导致,可以在测试点周围浇少量水改善接触条件。
接地网的完整性检测不能仅靠目测,要用万用表进行导通性测试。选择万用表电阻档,将一支表笔固定在接地引下线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触各连接点,正常情况电阻值应小于0.5Ω。发现某段电阻异常时,要重点检查连接部位的螺栓是否松动、焊接点是否锈蚀。对于隐蔽的接地网部分,可以采用电流钳表法进行非接触测量,将钳表卡在接地引下线处,正常情况应该能测到连续的通路电流。
土壤电阻率测试直接影响接地系统设计效果,必须选择正确的四极法进行测量。四根探针要等间距直线排列,间距一般取接地体埋深的1.5倍。测试时要注意避开地下金属管道、电缆等干扰源,遇到岩石层时要适当调整测试位置。测得数据后要换算成季节系数修正值,干燥季节要乘以1.5-2.0的修正系数,雨季则乘以0.7-1.0的修正系数。
接闪器检测要重点关注接闪杆的规格和安装位置。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接闪杆直径,普通圆钢不应小于8mm,钢管不应小于25mm。检查接闪带时要用卷尺测量其敷设路径是否在屋面周边和突出部位形成闭合环路。对于金属屋面的建筑物,要测试屋面金属板的厚度,当厚度大于0.5mm时可直接作为接闪器使用,但要确保各金属板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通。
等电位连接检测要抓住关键连接点。用万用表测试金属门窗、管道、设备外壳与接地端子间的过渡电阻,正常值不应超过0.03Ω。特别注意卫生间等潮湿场所的等电位连接,必须测试淋浴金属管件、地漏等部位。对于信息系统机房,要检查防静电地板支撑架是否通过铜带与接地网可靠连接,测试点间距不应大于5米。
浪涌保护器检测要把握三个要点。首先检查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电源SPD应安装在配电箱进线处,信号SPD应安装在设备接口前端。其次用专用测试仪测量限制电压,在标准冲击电流下的残压值应符合设备保护水平要求。最后要检查接地线长度,SPD接地线应尽可能短直,长度不超过0.5米,截面积不小于6mm²。
检测数据记录必须规范完整。每个测试点要记录测试时间、环境温湿度、使用仪器型号和编号。接地电阻测试要记录电极布置方式和间距,土壤电阻率测试要注明探针间距和测试深度。所有测试数据要现场绘制简图标注,特别注意隐蔽工程的连接关系。发现不合格项要立即拍照留存,并在图纸上明确标注具体位置。
检测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接地电阻测试仪要用标准电阻箱校验,万用表要检查电池电量和表笔接触性能。现场检测时要携带必要的辅助工具,包括钢丝刷、砂纸、扳手等,用于清理测试点氧化层和紧固连接件。遇到阴雨天气要特别注意仪器防潮,测试间隙要放入干燥箱保存。
检测报告编制要突出实用性。除了常规的数据表格外,要增加问题点位照片和整改建议示意图。对于复测项目,要用对比表格清晰显示整改前后的数据变化。报告附件要包括检测时的现场环境记录和仪器校准证书复印件,确保检测结果可追溯。给业主的报告副本要重点标注需要定期检查的关键部位和维护周期。
防雷检测人员的安全防护不容忽视。登高检测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屋面作业要穿防滑鞋。检测配电系统时要使用绝缘工具,并有人监护。雷雨天气严禁户外检测作业,遇到突发雷暴要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检测车辆要停放在安全位置,避免成为区域内更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