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防雷接地系统是保障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一个合格的防雷系统必须同时考虑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光伏阵列区防雷首先要确保组件边框可靠接地,每块组件的金属边框必须通过4mm²以上的铜芯电缆与支架连接,支架之间采用40×4mm镀锌扁钢作为水平接地体,每隔20米设置一个垂直接地...···

接地模块应用要点解析与高效安装指南
接地模块在防雷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防雷装置的效果。选择接地模块时,首先要考虑土壤电阻率。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如沙质或岩石地质,推荐使用非金属石墨接地模块,这类模块通过离子交换降低接地电阻,效果显著。对于普通土壤,镀锌钢质接地模块性价比更高,安装也更为简便。...···

防雷接地跨接工艺关键技术与施工要点解析
防雷接地跨接工艺是保障建筑物和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跨接工艺的核心在于确保不同金属部件之间形成可靠的电气连接,使雷电流能够顺畅泄放入地。实际操作中首先要明确跨接范围,包括金属门窗、栏杆、管道、设备外壳等可能形成电位差的金属构件。跨接点选择应遵循"就近原则",优先在构件连接处...···

防雷接地网铺设规范要点及施工技巧详解
防雷接地网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和设备的防雷安全效果。接地电阻值必须控制在10Ω以下,对于重要设施要求达到4Ω以下。测量接地电阻时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选择土壤干燥季节进行测试,避开雨后立即测量。测试点应选在接地极引出线处,测试前确保所有连接点接触良好。 接地体材料镀锌扁钢或圆...···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要点与优化方案 接地极材料选择的关键因素解析 防雷接地电阻检测技术全攻略 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规范详解 浪涌保护器接地连接实用指南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首先要考虑土壤电阻率,这是决定接地效果的基础参数。测量土壤电阻率推荐使用温纳四极法,将四根电极等距插入土壤,通过接地电阻测试仪获取数据。在普通黏土地区,垂直接地极长度建议2.5-3米,而砂质土壤需要增加到4-5米。实际施工时遇到岩石层,可采用水平放射形接地网,每根...···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关键要点解析 接地极材料选择指南与性能对比 防雷接地电阻检测技术详解 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规范与技巧 浪涌保护器接地连接更佳实践
接地系统是防雷工程的核心,选对材料直接决定防护效果。热镀锌扁钢是最常用的水平接地体,厚度不应小于4mm,镀锌层厚度需达到85μm以上。铜包钢材料在腐蚀性土壤中表现优异,虽然成本比镀锌钢高40%,但使用寿命能延长8-10年。在盐碱地区,推荐使用304不锈钢接地棒,直径建议16mm,...···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关键要点解析 接地极材料选择与性能对比分析 防雷接地电阻检测技术全攻略 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要点详解 浪涌保护器接地连接规范指南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首先要考虑土壤电阻率,这是决定接地效果的核心参数。现场测量土壤电阻率应采用温纳四极法,测试深度应达到预计接地极埋设深度的1.5倍。对于普通土壤,建议采用垂直角钢接地极,规格不小于50×50×5mm,长度2.5米,间距为其长度的2倍。在岩石地区或高电阻率土壤中,可采...···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关键要点解析 接地极材料选择指南与性能分析 防雷接地电阻检测技术全攻略 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工艺详解 浪涌保护器接地连接规范与实践
防雷接地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和人员安全,材料选择是首要环节。铜包钢接地极是目前性价比更高的选择,直径不小于10mm,铜层厚度不低于0.25mm。在盐碱地或腐蚀性强的区域,建议采用304不锈钢接地棒,直径12mm以上。接地极长度应达到2.5-3米,遇到岩石层时可改用水平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