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准则与安全防护实操指南
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警信号分为黄、橙、红三级,对应不同的防御要求。黄色预警表示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橙色预警表示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红色预警则表示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收到预警后应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
建筑物防雷装置必须每年检测一次,重点检查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接闪器(避雷针、带)应检查有无断裂、锈蚀超过截面30%的情况;引下线要确保每根都完好,间距不超过25米;接地电阻值必须小于10欧姆。检测时要使用经过校准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点应选在接地装置外露部分。
室内防护首先要检查电源线路是否安装浪涌保护器(SPD)。总配电箱应安装Ⅰ级试验的SPD(10/350μs波形),分配电箱安装Ⅱ级试验的SPD(8/20μs波形),重要设备前端安装Ⅲ级试验的SPD。所有SPD都要有状态指示灯,每月检查一次,发现失效立即更换。
室外作业遇到雷电预警时,必须立即停止高空、露天焊接等作业。起重机要放下吊臂,塔吊司机应撤离操作室。作业人员要迅速撤离到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不要躲在孤立工棚、大树下。撤离时要避免大步奔跑,应小步快走,减少跨步电压风险。
数据中心、医院等关键场所要建立双路供电+UPS+发电机的三级保障。所有进出机房的线缆必须穿金属管埋地15米以上进入,金属管两端要接地。重要服务器要采用隔离变压器供电,网络设备要安装信号SPD,接地线径不小于16mm²。
学校防雷要重点注意操场旗杆、金属篮球架等设施。旗杆必须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教学楼顶的金属水箱、太阳能热水器要就近与避雷带连接。课间操遇到雷电预警时,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组织学生返回教室,关闭门窗。
农村防雷要特别关注沼气池、牲畜棚舍。沼气排气管顶端要安装1.5米高的避雷针,接地电阻小于30欧姆。牲畜棚的金属栏杆要接地,饲料加工设备电源线要穿金属管保护。田间劳作时看到积雨云发展,要立即停止使用金属农具,到最近的低洼处蹲下防护。
石油化工企业要严格执行"五距"标准:储罐与避雷针距离不小于3米,呼吸阀与阻火器距离不大于0.5米,接地网网格不大于20m×20m。雷雨天气必须停止装卸作业,关闭储罐量油孔,确保浮顶罐的浮盘密封带与罐壁接触良好。
通信基站要在天线馈线入口处安装标称放电电流20kA的馈线SPD,电源线安装限压型SPD。铁塔接地电阻山区要小于10欧姆,平原小于5欧姆。维护人员在雷雨季节要随身携带便携式接地棒,作业前先将设备外壳接地。
家庭防雷要检查屋顶太阳能热水器是否高出避雷带,如果是必须加装避雷针保护。电视、电脑等电器电源插头在雷雨时应拔掉,网线也要断开。卫生间不宜在雷雨时使用,避免水管传导雷电流。
雷电预警解除后不要立即恢复作业,要等待30分钟以上确认无后续雷电活动。灾后要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电机绕组对地绝缘应大于1MΩ。发现设备异常要专业检测后才能通电,禁止盲目试机。
防雷检测报告必须包含测量时的天气状况、使用仪器型号及校准证书号、检测点示意图等要素。检测数据要现场记录,不可事后补填。对不合格项要出具整改意见书,明确整改期限,并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检。
个人防护装备应包括绝缘手套(耐压10kV以上)、防静电工作服、绝缘鞋。登高检测时必须使用双钩安全带,雷雨天气严禁上屋顶作业。检测现场要设置警示标志,检测人员要保持在接地装置1米以外区域工作。
雷电防护重点设备清单要包括:电源SPD(Ⅰ、Ⅱ、Ⅲ级)、信号SPD、等电位连接端子箱、降阻剂、离子接地极等。采购时要查验产品检测报告和防雷产品认证证书,禁止使用无证产品。
应急预案必须明确预警接收人、信息传递方式、疏散路线、避雷场所等要素。每季度要组织演练,重点检验应急照明、通讯设备是否完好。值班室要配备手摇报警器,确保断电时仍能发出警报。
防雷安全档案要包含: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竣工验收资料、年度检测报告、整改通知书、设备维护记录等。档案保存期限不应少于10年,电子档案要异地备份。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将防雷设计图纸报气象主管机构审核。
特殊场所如弹药库、烟花爆竹仓库要采用独立避雷针保护,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库房金属门窗要等电位连接,通风口加装金属网(网孔不大于5cm×5cm)。工作人员要穿防静电服,进入前触摸静电消除器。
古建筑防雷要采用暗敷避雷带方式,沿屋脊、檐角敷设铜带(截面不小于50mm²)。接地体优先利用原有的金属排水系统,新做接地体要避开文物本体。接闪器安装要符合原有建筑风貌,必要时进行伪装处理。
船舶防雷要确保桅杆接地良好,无线电天线要安装放电间隙。雷雨时要关闭舱口盖,收起金属缆绳。船上人员要远离金属舱壁,发动机要持续运转以保持船体接地。
临时活动场所(如工地、露天音乐会)要架设临时避雷针,高度应高出更高设备或构筑物3米以上。采用热镀锌钢管做接闪器,接地极间距不小于5米。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拆除临时防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