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防雷接地处理关键技术解析

 防雷知识    |      2025-05-28 09:55:36

image

防静电防雷接地处理是保障工业设施、电子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接地系统质量直接影响防雷效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施工。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接地电阻不达标、连接不可靠等问题,需要针对性解决方案。

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防雷接地要求≤10Ω,精密设备要求≤4Ω。测量时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采用三极法测量。测试前确保接地极与接地网断开连接,避免并联影响测量结果。测量电极布置呈直线排列,电流极距接地极40米,电压极距接地极20米。遇到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采用添加降阻剂、换土或深井接地方式改善。

降阻剂选择要考虑腐蚀性和长效性。膨润土类降阻剂适合大多数土壤,有效期5-8年;化学降阻剂见效快但腐蚀性强,需配合防腐处理;石墨基降阻剂导电性好但成本较高。施工时在接地极周围挖直径0.5米、深3米的坑,分层填入降阻剂与土壤混合物,每层30cm夯实。特别注意垂直接地极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部位必须充分接触降阻剂。

接地体材料选择直接影响使用寿命。热镀锌扁钢厚度不小于4mm,镀锌层厚度≥65μm;铜包钢接地棒铜层厚度≥0.25mm;纯铜接地体截面积不小于50mm²。在腐蚀性土壤中优先选用铜材或304不锈钢,酸性土壤避免使用镀锌钢材。所有焊接部位必须做防腐处理,先涂两道环氧沥青漆,再包覆防腐胶带。

等电位连接是防雷关键环节。设备金属外壳、管道、桥架等所有可导电部分必须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使用16mm²多股铜导线或25×4mm镀锌扁钢作为连接线,螺栓连接处要打磨去除氧化层并涂抹导电膏。机房内设置等电位连接排,所有设备接地线以星形方式直接连接到接地排,禁止串联接地。

防静电接地需特别注意细节处理。电子设备工作台面铺设防静电垫,表面电阻应在10^6-10^9Ω之间,通过1MΩ电阻串接到接地系统。防静电地板支撑脚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接地点,使用铜箔带形成网格状接地网络。人员防静电手环接地线要定期检测,确保电阻值在1MΩ左右。

接地系统施工必须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拍摄接地体埋设前的照片,记录埋设深度、坐标位置、土壤情况。焊接部位要做X光探伤检测,留存检测报告。回填土要分层夯实,避免沉降导致接地体断裂。完工后绘制详细的接地系统图纸,标注所有测试点和连接点位置。

定期检测维护决定接地系统使用寿命。每年雷雨季节前检测接地电阻,雨季结束后复查。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松动、锈蚀,特别是设备接地端子排。发现接地电阻增大超过20%时,要开挖检查接地体腐蚀情况。保持接地极周围土壤湿润可有效降低电阻,干旱季节可定期浇水。

特殊场所接地需要特别处理。加油站接地系统要设置防爆隔离箱,油罐区要做环形接地网。通信基站接地要采用联合接地方式,铁塔基础钢筋必须接入接地网。医院手术室采用IT隔离供电系统时,要设置绝缘监测装置并做好局部等电位联结。

防雷器安装直接影响防护效果。电源线路级SPD安装在总配电柜,选用I级试验产品,冲击电流不小于15kA;第二级安装在分配电箱,选用II级试验产品,标称放电电流20kA;末级安装在设备前端,选用III级试验产品。信号线路SPD要匹配传输速率和接口类型,安装时先接地后接线。

施工常见问题需要特别注意。接地体埋深不足易受干旱影响,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应小于2.5米。多根接地体间距过小会相互屏蔽,间距应不小于接地体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直角转弯处要做成弧形,弯曲半径不小于接地体宽度的10倍。铜钢连接必须使用铜钢过渡接头,避免电化学腐蚀。

检测数据要科学分析。接地电阻测量要选择干燥天气进行,雨后立即测量数据不准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每次测量旋转表计120度消除干扰。土壤电阻率测试采用四极法,深度方向每米测量一次,绘制土壤电阻率剖面图。数据异常要排查测量电极接触不良、地下金属管道干扰等因素。

移动设备临时接地不容忽视。发电机临时供电时,外壳必须用16mm²铜线单独接地。焊接作业时,焊机接地线直接连接工件,禁止借用建筑钢筋。临时配电箱要设置独立的接地极,深度不小于1.5米。雷雨天气要停止户外高处作业,撤离到有完善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

施工人员安全防护必须到位。开挖接地沟时要做好边坡支护,深度超过1.2米设置逃生通道。使用降阻剂时戴防尘口罩和橡胶手套。焊接作业时穿戴防护面罩和阻燃工作服。雷雨天气立即停止所有接地系统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