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扁钢安装关键要点与施工技巧

 防雷知识    |      2025-05-28 09:55:47

image

防雷接地扁钢安装是建筑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防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扁钢作为接地装置的主要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施工前必须确认扁钢材质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热镀锌扁钢,锌层厚度不小于65μm,宽度不小于40mm,厚度不小于4mm。材料进场时需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材质证明,并用千分尺抽测厚度,用游标卡尺测量宽度,确保尺寸偏差不超过±0.5mm。

现场施工时首先要确定接地网的走向和位置。扁钢应沿建筑物外围敷设,距离建筑物基础不小于1米,埋设深度必须达到冻土层以下,北方地区通常要求埋深0.8-1.2米。开挖沟槽时要注意保持沟底平整,清除石块等尖锐物,避免损伤镀锌层。遇到岩石地段可采用局部换土处理,换土厚度不小于0.3米。扁钢敷设前需用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层,保证接触良好。

扁钢的连接必须采用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焊接时采用双面连续焊,焊缝应饱满无夹渣,焊后及时清除焊渣并涂刷防锈漆。重要节点处可增加短筋加固,加固长度不小于100mm。转角处要做成圆弧过渡,弯曲半径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5倍,避免直角弯折造成应力集中。穿越建筑物伸缩缝时,应做成Ω形补偿弯,预留伸缩余量。

与接地极连接处要特别注意处理。每个接地极与扁钢的连接点必须单独焊接,不得采用串联方式。垂直接地极顶部应低于扁钢埋设深度0.3米以上,焊接后要用沥青漆做好防腐处理。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可在焊接部位包裹防腐胶带或涂刷环氧煤沥青涂料。测试点设置要合理,一般每30米设置一个,采用专用测试端子与扁钢可靠连接。

回填土要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超过300mm,夯实时要避免机械直接碾压扁钢。回填土中不得含有建筑垃圾、石灰等腐蚀性物质。在化工厂等特殊环境中,可在扁钢周围填充降阻剂,填充厚度不小于50mm。施工过程中要同步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拍摄关键节点照片存档。

防雷引下线的连接要采用专用连接卡或焊接,确保电气连通可靠。明敷引下线与扁钢连接处要做明显的接地标识。高层建筑要注意等电位连接,每三层设置均压环与扁钢接地网连接。在变电站等特殊场所,接地网边缘要做成闭合环形,网格尺寸不宜大于10m×10m。

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测试前要确保所有连接点接触良好,测试时采用三极法或钳形法,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建筑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重要机房不大于4Ω。若测试不达标,可采取增加接地极、使用降阻剂或扩大接地网等措施。测试数据要详细记录,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日常维护中要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的完整性。特别是在雷雨季节前后,要重点检查连接点是否锈蚀、扁钢是否断裂。发现镀锌层破损要及时修补,可采用冷镀锌漆处理。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每年雨季前应复测接地电阻,确保防雷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扁钢与其他金属管道的交叉处要做好绝缘处理,防止产生电化学腐蚀。与燃气管道的间距不得小于0.3米,交叉时要用绝缘材料隔离。在可能有机械损伤的区域,扁钢应穿PVC管保护。对于临时接地装置,也要采用相同标准的扁钢,并确保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焊接作业人员要具备特种作业操作证,雨天不得进行露天焊接作业。安全防护要到位,深沟作业要采取防坍塌措施,夜间施工要保证充足照明。

材料运输和存放要注意保护镀锌层。扁钢堆放时要垫高0.3米以上,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弯曲加工时要使用专用工具,防止镀锌层大面积脱落。现场切割时要及时处理切口,涂刷富锌漆防腐。施工中产生的废料要分类回收,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在冻土地区施工要特别注意季节性变化。冬季施工时可采用化学解冻法处理冻土,但不得用明火直接烘烤扁钢。春季冻土融化后要及时检查接地网是否有位移变形。在沼泽地带施工时,要采取排水措施,必要时使用铜覆钢材料替代普通镀锌扁钢。

特殊场所的接地网施工要采取额外措施。加油站的接地扁钢要避开油气管线,测试点要设置在安全区域。数据中心机房可采用网状接地结构,网格密度要适当加密。医院手术室的接地系统要单独设置,避免与其他系统共用地网。这些特殊要求必须在施工图纸中明确标注,施工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