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场馆防雷施工需要特别注意接闪系统的合理布局。对于跨度超过50米的钢结构建筑,建议采用明敷避雷带与短针组合的方式,沿屋面周边和屋脊设置环形避雷带,间距不大于12米设置高度0.5米的短避雷针。金属屋面厚度达到0.5mm时可直接作为接闪器,但必须确保各金属板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采用不锈钢螺栓或焊接方式,连接点间距不超过15米。
接地系统施工要重点关注降阻措施。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场地,采用深井接地与水平接地体结合的复合接地网。具体做法是沿建筑物外围每20米设置深度15-20米的垂直接地极,采用Φ50热镀锌钢管,与40×4mm热镀锌扁钢水平接地体可靠焊接。焊接部位要做防腐处理,先涂沥青漆再包覆玻璃纤维布。实测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Ω,若达不到要求可考虑使用降阻剂,但要注意选择环保型长效降阻材料。
等电位连接是防雷施工的关键环节。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应在入口处做等电位连接,采用16mm²多股铜线与接地系统连接。场馆内的金属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应每隔15米与防雷装置连接。特别注意电梯轨道、自动扶梯金属框架的等电位连接,使用25mm²铜编织带两端可靠压接。配电室内应设置等电位连接板,所有设备接地线采用放射式连接,禁止串联接地。
电源系统防雷保护要分级设置。总配电柜安装Ⅰ级试验的浪涌保护器(10/350μs波形),通流容量不小于50kA。分配电箱安装Ⅱ级试验的浪涌保护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不小于40kA。重要设备前端安装Ⅲ级试验的浪涌保护器,通流容量不小于20kA。各级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大于10米,不足时应加装退耦装置。SPD的接地线应短直,长度不超过0.5米,截面积不小于6mm²。
信号系统防护容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网络线、电话线等信号线路进入机房前应安装相应的信号浪涌保护器,插入损耗要符合系统要求。同轴电缆应在设备端和引入端两端安装同轴SPD,注意阻抗匹配问题。监控系统的云台控制线、视频线、电源线要分别防护,采用三合一防雷器时要注意各通道的隔离度。信号SPD的接地线必须单独引至等电位连接端子,禁止与强电接地线混接。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需要严格执行。所有焊接部位要饱满无虚焊,焊缝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焊接完成后要敲掉焊渣,涂刷两道防锈漆。隐蔽工程要留存影像资料,特别是接地网的敷设情况。材料进场要检查镀锌层厚度,热镀锌层平均厚度不小于65μm,局部不小于45μm。测量接地电阻时要使用正确的三极法,避免周边金属构件的干扰,测试点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
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同样重要。每年雷雨季节前要全面检查,重点查看接闪器有无锈蚀断裂,引下线是否完好,接地连接点是否松动。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值,与初始值对比变化不应超过20%。检查SPD的指示窗口,发现失效及时更换。维护时要特别注意屋面防水层破损情况,避免防雷装置破坏防水层导致漏水。建立完整的防雷装置档案,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便于后续维护管理。
针对特殊结构的处理方案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大跨度膜结构建筑,要在钢结构支撑柱顶部设置接闪杆,并通过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玻璃幕墙的金属框架要每隔三层做环形等电位连接,连接导体采用25mm²铜线。体育场的照明灯塔应单独设置避雷针保护,保护范围按照滚球法计算,确保覆盖整个灯塔结构。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处要设置拦截式接闪杆,防止雷电侧击。
检测验收要把握几个关键指标。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时,测试电极布置要符合规范要求,电流极与电压极的距离不小于接地网更大对角线的4倍。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要用滚球法验证,滚球半径一类防雷建筑取30米,二类取45米,三类取60米。等电位连接的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Ω,使用微欧姆表测量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所有测试数据要记录在案,形成完整的检测报告,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