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广告牌防雷加固工程安全升级方案

 防雷知识    |      2025-05-31 10:45:12

image

户外广告牌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共财产和行人安全。雷电灾害是户外广告牌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特别是在雷暴多发地区,防雷加固工程必须作为优先考虑的安全升级项目。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人员需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可执行的技术方案,确保广告牌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稳定性。

广告牌防雷加固首先要考虑接闪系统的有效性。传统避雷针虽然常见,但在广告牌这种大尺寸结构上,单点接闪可能无法提供全面保护。建议采用多针式接闪系统,根据广告牌面积按每20平方米设置一根避雷针的标准进行布置。避雷针高度应超出广告牌更高点至少0.5米,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圆钢。对于特殊形状的广告牌,可考虑使用避雷带沿边缘布置,形成环形保护。

引下线是雷电能量疏导的关键通道。常见问题是引下线数量不足或材料不符合规范。每根避雷针应配备至少两根独立的引下线,采用40×4mm的镀锌扁钢或直径不小于8mm的镀锌圆钢。引下线路径应尽量短直,避免锐角弯折。在广告牌钢结构上,可以直接利用金属立柱作为自然引下线,但必须确保电气连续性良好,各连接点采用焊接或专用夹具连接,接触面积不小于100mm²。

接地系统的质量直接影响防雷效果。许多广告牌的接地电阻超标,主要原因在于接地体数量和埋设深度不足。建议采用环形接地极,围绕广告牌基础布置,使用50×50×5mm的镀锌角钢,长度不小于2.5米,垂直打入地下,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8米。接地极间距为其长度的2倍,通过40×4mm镀锌扁钢连接成闭合环路。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添加降阻剂或采用深井接地方式。完工后必须实测接地电阻,在一般地区不应大于10Ω,在雷暴多发区不应大于4Ω。

广告牌金属构件的等电位连接常被忽视。所有金属框架、支撑结构、电气设备外壳都必须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消除电位差。连接导体截面积不小于16mm²,优先采用铜编织带。特别注意非导电材料连接部位,如螺栓固定的金属件,必须跨接等电位连接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电缆金属护套等都应就近接入等电位系统。

电源线路的雷电防护必不可少。广告牌照明和电子显示屏的供电线路是雷电侵入的主要途径。应在配电箱进线处安装一级电源防雷器(标称放电电流In≥20kA),在设备前端安装二级防雷器(In≥10kA)。信号线路如网络、控制线等应安装相应的信号防雷器。所有防雷器接地线长度不超过0.5米,截面积不小于6mm²。电缆宜采用金属管屏蔽敷设,金属管两端接地。

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同样重要。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全面检测一次,重点检查接闪器有无变形损坏、引下线连接是否松动、接地电阻是否变化。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时,应采用三极法,测试电极布置符合规范。发现锈蚀部位要及时除锈并做防腐处理,一般每3-5年需要重新涂刷防锈漆。连接点松动必须立即紧固,接触不良的接头要重新制作。

特殊类型广告牌需要特别设计。对于LED显示屏广告牌,除了常规防雷措施外,还需在显示屏四周加装避雷带,防止侧击雷。高层建筑上的广告牌要考虑与建筑物原有防雷系统的衔接,通常需要专业设计单位出具改造方案。临时性广告牌可采用移动式防雷装置,但必须确保接地可靠。

施工安全不容忽视。防雷加固作业多在户外高空进行,必须做好防坠落措施。使用合格的安全带、安全绳,设置安全网。焊接作业时注意防火,现场配备灭火器材。雷雨天气严禁施工,已开挖的接地沟要及时回填或设置警示标志。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熟悉防雷装置安装规范。

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接闪器宜采用不锈钢或热镀锌钢材,避免使用普通碳钢。接地极推荐使用铜包钢材料,防腐性能更好。连接线优先选用铜材,若用钢材则必须热镀锌处理。所有材料应有合格证明文件,进场前进行验收。劣质材料会大大缩短防雷装置使用寿命。

防雷检测要注重实效。检测时不只看外观,更要实测关键参数。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值,用毫欧表检查连接电阻,一般不应超过0.03Ω。检查接闪器保护范围是否覆盖整个广告牌,必要时进行模拟计算。检测报告应包含详细数据和现场照片,对不合格项提出具体整改建议。

成本控制需要合理规划。不必盲目追求高端配置,但关键部位不能节省。接闪系统和接地系统是核心,必须保证质量。可以优化的是施工方案,比如利用广告牌原有金属结构作为自然引下线,合理规划接地极位置减少土方量。维护成本也要考虑,选择耐久性好的材料虽然初期投入大,但长期来看更经济。

常见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很多广告牌防雷失效是因为接地极被建筑垃圾掩埋,导致接地电阻增大。施工时要确保接地极周围回填土质良好,必要时换填导电性好的土壤。另一个常见问题是防雷装置被人为破坏,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必要时加装防护罩。电气连接点氧化也是多发问题,可涂抹导电膏延缓氧化过程。

新技术可以提高防护效果。早期流注发射避雷针比传统避雷针保护范围更大,适合大型广告牌。电解离子接地极在干旱地区效果显著。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接地电阻和连接状态,及时发现隐患。但这些新技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安装,不能简单套用。

文档管理是后期维护的基础。完整的防雷工程应包括设计方案、施工记录、检测报告、材料证明等资料。建立防雷装置档案,记录每次检测和维护情况。这些资料不仅是安全管理的依据,也是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应同时保存,定期备份。

培训工作人员至关重要。广告牌管理单位应配备经过防雷知识培训的人员,能够进行日常检查和简单维护。培训内容包括防雷装置工作原理、基本检测方法、常见故障识别等。实际操作培训不可少,要让工作人员掌握接地电阻测试仪等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期组织复习培训,跟进最新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