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检测维护是保障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的重要工作。许多单位虽然安装了防雷设施,但往往忽视定期检测,导致防雷系统失效。有效的防雷检测应当从接地电阻测试开始,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时,必须确保测试点与接地极直接连接,避免通过其他金属构件间接测量。测试前要清除接地极周围的杂物,保持土壤湿润可显著提高测试准确性。测量时采用三点法或钳形法,数值应小于10欧姆,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放宽但不超过30欧姆。
接闪器检查要特别注意接闪杆和接闪带的完好性。攀爬检查时使用无人机辅助观察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和安全系数。重点检查接闪杆是否锈蚀变钝,锈蚀超过横截面30%必须更换。接闪带转弯处最容易断裂,要用手锤轻敲检查,听到空响说明内部已腐蚀。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时,测量各板之间的电气连通性,过渡电阻不应超过0.03Ω。检查接闪器与引下线的焊接点时,焊缝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
引下线检测需要特别关注隐蔽部分。使用红外热像仪可以发现墙内引下线的断点,异常温度点往往对应连接不良位置。明敷引下线每6米要测量一次过渡电阻,数值超过0.2Ω就需要处理。检查中发现引下线被装修包裹时,必须拆除装饰层保持20cm净距。多根引下线之间要测试均压环连通性,采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时,电位差不得超过5V。
浪涌保护器(SPD)检测要抓住关键时间点。雷雨季节前后必须各检测一次,使用专用SPD测试仪测量压敏电压和漏电流。压敏电压变化超过标称值±10%或漏电流大于20μA时立即更换。检查SPD前端熔断器时,要实测熔断时间,不能仅凭目测判断。三级SPD之间的能量配合要验证,使用8/20μs波形发生器测试时,上级SPD应比下级先动作。
接地系统维护需要掌握改良技巧。在接地电阻偏高时,采用化学降阻剂处理,将降阻剂与水按1:1调成糊状,在接地极周围挖30cm深沟灌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采用深井接地,使用地质钻机打孔至地下水位以下,插入镀铜钢棒后回填降阻剂。检查接地网时,开挖检查点要选在接地网拐角处和焊接点,这些部位最易腐蚀。
检测数据管理要建立完整档案。每次检测后绘制防雷装置现状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合格与不合格部位。建立检测数据库,记录每次测试的天气条件、温湿度和测量值,这些数据对分析防雷装置劣化趋势至关重要。对历年雷击事故要建立案例库,特别记录雷击点与防雷装置缺陷的对应关系。
检测安全措施必须严格执行。登高检测前检查安全绳的磨损情况,单绳操作时必须使用双钩交替保护。在易燃易爆场所检测时,使用防爆型测试仪器,检测前要测量环境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变电站防雷装置时,必须有人监护并保持安全距离,35kV以下设备保持1米以上距离,110kV设备保持1.5米距离。
防雷检测工具要定期校验。接地电阻测试仪每年送计量部门校准一次,现场检测时携带标准电阻验证仪器状态。万用表要选用真有效值型,测量SPD残压时普通万用表会产生严重误差。钳形电流表要能测量mA级漏电流,量程过大反而会错过早期故障信号。
检测人员要掌握故障快速判断方法。发现接地电阻突然增大,首先检查测试线连接点是否氧化。SPD频繁损坏要重点检查接地线长度是否超过0.5米。同一建筑多次雷击要检查接闪器保护范围是否被新建物改变。检测中遇到异常数据不要立即下结论,要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重复测量三次以上。
防雷装置维护要把握关键周期。接闪器防腐处理每3年进行一次,镀锌层修补要先用钢丝刷除锈再涂富锌漆。接地网每5年开挖检查20%的节点,腐蚀严重的区域要增加开挖比例。SPD即使测试合格,使用满5年也必须预防性更换。检测记录要保存至少10年,这是分析防雷系统老化规律的重要依据。
特殊场所防雷检测要特别注意细节。加油站检测前要释放人体静电,检测时避免工具碰撞产生火花。数据中心检测要安排在备份时段,检测SPD时必须先断开负载。古建筑防雷检测不能钻孔取样,应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使用涡流仪测量金属构件厚度。
检测报告要突出实用性。除了常规数据,要明确指出各隐患点的具体处理方案,例如"3号楼西侧引下线与雨水管距离不足,需用PVC管做绝缘隔离"。对重大隐患要标注整改时限,如"配电室SPD失效,需在24小时内更换"。报告后附防雷装置简图,用红色标注必须立即整改的部位,用黄色标注观察使用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