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季的一个深夜,我接到物业电话:“小区3号楼电梯突然停了,监控也黑了,是不是雷击的问题?”赶到现场一查,果然屋顶的接闪带断了一截,引下线被装修时包进了墙里,接地电阻测出来18欧姆(规范要求不超过10欧姆)。雷击时电流没地方泄放,顺着电梯线路窜进了机房,把主板烧了。
这不是个例。每年雷雨季,我见过太多因“防雷装置没查到位”导致的损失:工厂的PLC控制系统被击坏停产3天,超市的收银系统瘫痪损失几万块,甚至有居民家的空调外机被雷劈得冒黑烟。很多人觉得“装了避雷针就安全了”,但其实防雷是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偷懒,都可能让整套装置失效。今天我把10年防雷检测中总结的“可操作检查要点”掰开了讲,你拿着就能查,不用懂复杂标准。
先查“最显眼”的接闪器:别等它断了才发现
接闪器是“引雷的先锋”,比如避雷针、接闪带(屋顶的金属条)、金属屋顶。很多人觉得“只要有就行”,但它的状态直接决定能不能把雷“引对地方”。
查接闪器不用爬梯子(除非你想近距离看),拿个望远镜就能解决:
- 看“有没有坏”:避雷针有没有弯曲(比如被风吹歪、被异物砸弯)、焊缝处有没有开裂(比如屋顶的接闪带接头,焊接不牢会断)、镀锌层有没有脱落(如果锈蚀面积超过1/3,就得处理不然下雨会加速腐蚀,断得更快)。
- 看“够不够全”:屋顶的角落、水箱、太阳能热水器有没有被接闪器覆盖?比如你家屋顶有个太阳能,得用接闪带把它围起来,或者用避雷针“罩住”(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针尖向下45度角,你站在太阳能旁边,看针尖能不能“罩”住它)。
- 看“连没连好”:接闪带是不是和引下线焊在一起?比如有些小区的接闪带是用螺丝拧的,时间长了螺丝松了,电流过不来,等于没装。你可以用手晃一晃接闪带,要是能晃动,赶紧找电工焊死。
小技巧:如果是金属屋顶(比如彩钢板),先摸一摸厚度如果小于0.5毫米,或者不是镀锌的,得额外装接闪器;如果厚度够,要查屋顶的金属板有没有和引下线连起来(比如用扁钢把彩钢板焊到引下线上)。
再查“藏在墙上”的引下线:别被装修“闷死”
引下线是“传雷的通道”,把接闪器引过来的电流传给接地装置。很多时候问题出在这里装修时把引下线包进墙里,或者被广告牌挡住,断了都没人知道。
查引下线的方法很简单,沿着建筑物的墙根走一圈:
- 找“标识”:规范要求引下线每隔1米要贴“防雷引下线”的标识(黄绿双色的小牌子),如果标识掉了,得补不然装修工可能误以为是普通电线,直接割断。
- 看“有没有断”:引下线是扁钢(宽度至少25毫米,厚度3毫米)或者圆钢(直径至少8毫米),要是看到有断裂、缺口,或者被切割的痕迹,赶紧焊上。比如我之前查过一个写字楼,引下线被空调安装工割断了,用塑料布包起来,结果雷击时电流顺着空调管窜进了办公室。
- 测“通不通”:拿个万用表(电阻档),一端接接闪器,一端接引下线,数值应该小于1欧姆如果测不出来,说明中间断了。比如有些老房子的引下线是暗装的,墙里的导线断了,外表看不出来,这时候得找电工查线路。
关键中的关键:接地装置别让电流“无处可去”
接地装置是“泄雷的终点”,如果接地不好,电流会倒灌进设备,反而更危险。很多人觉得“接地极埋在地下,不用查”,但土壤会腐蚀接地极,3-5年就可能烂断。
查接地装置不用挖地(除非你怀疑断了),重点看这几点:
- 看“引出线”:接地极的引出线(比如从地下翻上来的扁钢)有没有锈蚀?如果引出线都锈得掉渣,地下的接地极肯定烂得更厉害。
- 测“接地电阻”:这是最核心的指标,不管什么建筑,接地电阻不能超过10欧姆(机房、医院这些敏感场所要小于4欧姆)。测的方法很简单:
1. 选个晴天(雨后土壤潮湿,数值会不准);
2. 拿接地电阻测试仪(几十块钱就能买个简易的),把四个探针插在地上个插在测试点旁边(接地极引出线),第二个插在20米外(电流极),第三个插在10米外(电压极);
3. 按测试键,数值如果超过10欧姆,就得挖开看看比如接地极是不是被挖断了,或者土壤太干(可以浇点盐水,但只能临时解决,更好换接地极)。
- 查“人工接地体”:如果是自己做的接地极(比如用角钢打在地下),得看埋深够不够1米?有没有被挖掘机挖出来过?比如我之前查过一个农村自建房,接地极被邻居挖菜坑挖断了,结果雷劈坏了电视机。
最容易忽略的“等电位连接”:让电流“不窜”
等电位连接是“防侧击雷的关键”,比如卫生间的金属水管、机房的机柜、空调外机,要是没和等电位连起来,雷电流会顺着这些金属物窜进房间,电到人或者烧设备。
查等电位不用懂原理,直接“测电阻”:
- 卫生间:找等电位端子箱(一般在卫生间墙根,带“等电位”标识的小盒子),打开后用万用表一端接端子箱里的铜排,一端接金属水管、暖气片、浴缸数值要小于1欧姆。比如我家之前卫生间的水管没接等电位,测出来是5欧姆,后来找电工用黄绿双色线连起来,数值降到0.3欧姆。
- 机房/弱电间:机柜、UPS、服务器的金属外壳有没有接等电位?看有没有黄绿双色线接在机柜的螺丝上(螺丝要拧紧,不能松)。比如某超市的机房,机柜没接等电位,雷击时电流顺着网线窜进收银机,烧了5台。
- 空调外机:空调的金属支架有没有和引下线连起来?比如用螺栓把支架和引下线的扁钢固定,垫个弹簧垫圈防松动。我之前查过一个小区,空调外机没接引下线,雷劈得外机掉下来,砸坏了楼下的车。
电子设备的“保命符”:SPD(浪涌保护器)别等灯红了才换
SPD是“防感应雷的关键”,比如电脑、电视、服务器这些电子设备,最怕的就是感应雷(雷电流通过电线窜进来)。很多人装了SPD就不管了,直到设备烧了才发现SPD早坏了。
查SPD的方法“一看二测三摸”:
- 看“指示灯”:SPD上有个指示灯,绿色是正常,红色或不亮就得换(比如我查过一个工厂的配电房,SPD指示灯红了3个月没人管,结果雷击烧了PLC)。
- 测“参数”:SPD的包装上有“10/350μs”(一级保护,比如配电房总开关)、“8/20μs”(二级/三级保护,比如机房、插座),要对应设备的需求比如电脑用三级SPD(8/20μs,标称放电电流20kA),要是装了一级SPD,反而会烧电脑。
- 摸“接线”:SPD的输入端要接“相线+零线”,输出端接设备,不能接反;导线要用黄绿双色铜线,一级SPD用6平方以上,二级用4平方,三级用2.5平方(线径不够会烧线);接线长度不能超过0.5米(太长会有电感,影响保护效果)。
- 查“保质期”:SPD的寿命一般是3-5年,就算指示灯没红,到时间也得换比如我之前查过一个写字楼,SPD用了6年,外表没事,但测漏电流已经超过限值,赶紧换了。
最后:做一份“能落地”的检查记录
很多人查完就忘了,等下次出问题根本不知道哪里漏了。检查记录要写清楚“谁查的、查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怎么处理的”,比如:
- 2024年5月15日,张三查3号楼屋顶接闪器:避雷针弯曲10度,锈蚀面积15%处理措施:5月20日前更换弯曲的避雷针,打磨锈蚀处刷防锈漆。
- 2024年5月16日,李四查配电房SPD:1号SPD指示灯红色处理措施:5月17日更换新的SPD(参数:10/350μs,40kA)。
小技巧:把检查点做成“清单”,打印出来贴在配电房或者物业办公室,查的时候打勾,这样不会漏:
□ 接闪器无弯曲、锈蚀
□ 引下线标识完整、无断裂
□ 接地电阻≤10欧姆
□ 卫生间等电位连接正常
□ SPD指示灯绿色、接线正确
常见误区:别踩这些“坑”
- “装了避雷针就万事大吉”:避雷针如果接地不好,反而会成为“引雷针”电流没地方泄放,会顺着避雷针窜进建筑。
- “SPD装得越多越好”:装多了会增加漏电流,反而影响设备寿命比如家里每个插座都装SPD,会导致电费变高,还可能烧电器。
- “金属屋顶不用装接闪器”:如果金属屋顶厚度小于0.5毫米,或者不是镀锌的,雷电流会击穿屋顶,窜进房间。
- “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不是,只要符合规范就行(≤10欧姆),太小反而浪费钱比如挖10米深的接地极,不如把引下线接好。
雷雨季要到了,你现在就可以拿着这份“检查指南”去查:先看屋顶的接闪器有没有坏,再看墙上的引下线有没有断,测测接地电阻,查查等电位,看看SPD的指示灯。花半天时间,能避免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损失我见过太多“嫌麻烦没查,结果出问题后悔”的案例,希望你不是下一个。
最后提醒:如果自己不会查,找专业的防雷检测机构(要有CMA资质)别找“游击队”,他们可能给你测个假数值,糊弄了事。记住:防雷不是“面子工程”,是真金白银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