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设施维护必须从接地系统开始检查。接地电阻值必须控制在10欧姆以下,对于通信基站、油库等特殊场所要求控制在4欧姆以下。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时,要确保测试线与接地极接触良好,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测量误差。测试点应选择在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处,雨季前后必须各测一次,数据变化超过20%就要排查原因。
接闪器维护要特别注意接闪杆和接闪带的检查。接闪杆的针尖不应有锈蚀或变形,锈蚀面积超过1/3必须更换。接闪带转弯处弯曲半径不小于90度,支架间距不大于1米,重点检查屋角、屋檐等易受雷击部位。检查时要用望远镜观察高处接闪器状况,发现断裂、脱焊要立即修复。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时,厚度要达到规范要求,钢板不小于4mm,铝板不小于7mm。
引下线维护需要关注两点:完整性和连接状况。明敷引下线每季度要检查一次,查看是否有断裂、锈蚀情况,锈蚀超过截面30%必须更换。暗敷引下线可利用磁铁定位检查,重点检查与接地装置连接处。引下线距门窗距离要大于1米,不符合要求的要加装绝缘护套。测试引下线导通性时,使用微欧计测量电阻值,同组引下线间电阻差不应超过20%。
浪涌保护器(SPD)维护要建立更换台账。每季度检查SPD窗口颜色,红色表示失效要立即更换。使用钳形表测量泄漏电流,超过1mA就要重点关注。电源SPD前端熔断器要匹配,不能随意增大容量。数据线SPD要注意接口类型匹配,RJ45、BNC等接口要安装对应的保护器。雷雨季节前要对所有SPD做全面检测,记录基线数据便于对比。
等电位连接是容易被忽视的重点。配电箱、机柜、金属管道等都要用6mm²以上的铜线做等电位连接。测试等电位连接电阻时,任意两点间电阻不应超过0.2Ω。机房防静电地板支架要每半年检查一次连接状况,松动的地板支架会导致等电位失效。金属门窗、栏杆等大型金属构件至少要有两处与接地系统连接。
土壤处理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在接地极周围使用降阻剂时,要分层回填并浇水夯实,避免形成空洞。季节性干旱地区可在接地极周围埋设保湿剂,维持土壤导电性。对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采用深井接地或外引接地的方式,外引接地线长度不超过100米,且要采取防机械损伤措施。
检测报告要包含可追溯的数据。每次检测都要记录当时的气温、湿度、土壤状况等环境数据。测试数据要具体到每个测试点,不能只写"合格"或"不合格"。建立防雷设施电子档案,包含照片、检测数据、维修记录等,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重要场所的检测报告要由持证人员签字并加盖检测专用章。
日常巡检要制定标准化流程。每月至少巡检一次防雷设施,重点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松动、锈蚀。雷雨过后要立即检查接闪器有无雷击痕迹,SPD是否动作。建立隐患分级制度,将问题分为立即整改、限期整改、观察跟踪三类。巡检时要带齐工具包,包括力矩扳手、接地电阻测试仪、数码相机等设备。
特殊场所防雷维护有特别要求。加油站卸油口防静电接地要每天检查,使用专用静电接地报警器测试。通信基站要在天线馈线入口处安装匹配的SPD,并每周检查接地线连接状况。光伏电站要特别注意组件边框的接地连续性,每块组件都要可靠接地。化工厂防雷设施要增加检查频次,特别是危险品储罐的呼吸阀防雷装置。
维护人员要掌握实用检测技巧。测量接地电阻时遇到混凝土硬化地面,可以在测试点浇盐水改善接触。测试高层建筑引下线时,可采用分段测试法定位故障点。检查暗敷引下线时,用红外热像仪辅助查找异常发热点。处理锈蚀螺栓时,先用除锈剂浸泡再拆卸,避免强行拧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