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预警系统是现代城市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气象部门发布雷电橙色或红色预警时,电力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值班人员需要24小时在岗,重点检查变电站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值是否合格,确保所有浪涌保护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特别要注意检查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4欧姆。对重要用户供电线路,应提前做好切换备用电源的准备。
高层建筑是雷电袭击的主要目标。物业管理单位在收到预警后,应重点检查避雷带、避雷针的连接状况,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确保数值在10欧姆以下。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等关键部位的防雷装置需要特别关注。建议在雷电来临前关闭不必要的电子设备,拔掉电源插头。对于玻璃幕墙建筑,要检查金属框架的电气连通性,幕墙立柱与均压环的连接点间距不应超过18米。
通信基站防雷保护需要采取多重措施。铁塔维护人员应检查塔体接地系统,测量接地电阻值,山区基站不应超过10欧姆,平原基站不超过5欧姆。检查馈线接地夹是否完好,确保每根馈线在进入机房前有三处接地。机房内要检查电源防雷箱的工作状态,SPD模块的窗口显示应为绿色。建议在雷电活动期间减少户外维护作业,必要时穿戴绝缘防护用具。
石化企业的防雷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储罐区要确保防雷接地网完好,单个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组网后不超过4欧姆。检查呼吸阀阻火器的完好性,雷暴期间停止装卸作业。对DCS控制系统机房,要检查等电位连接和电源防雷器的状态。工艺装置区的金属构架、管道等应形成良好的电气通路,法兰盘跨接电阻不应超过0.03欧姆。
学校等公共场所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建筑物防雷装置年度检测报告应在有效期内,接闪器、引下线的锈蚀程度不得超过截面积的三分之一。计算机教室、实验室的电源插座应安装防雷插座。雷电来临时,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关闭门窗,远离金属管道。体育场馆的金属顶棚要确保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连接导体的截面积不小于50mm²。
交通系统的防雷保护涉及多个环节。铁路信号机房要重点检查综合防雷系统,电源线、信号线都应安装相应等级的SPD。高速公路收费站应确保计费系统的防雷保护,监控设备的外壳要良好接地。机场跑道灯系统要有完善的防雷措施,每个隔离变压器的次级都要安装浪涌保护器。地铁系统的接触网防雷装置要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居民住宅也需要基本的防雷保护。检查楼顶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措施,金属支架应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可靠连接。电视天线应安装避雷器,入户处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拔掉电器插头是最简单有效的防护方法。农村自建房可在屋顶安装简易避雷针,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制作,接地极埋深不小于0.5米。
医疗机构的防雷重点在精密设备保护。核磁共振室、CT室等要确保等电位连接系统完好,医疗设备的专用接地电阻不超过2欧姆。备用电源系统要随时待命,UPS电源应配备相应的防雷模块。手术室、ICU等关键区域要建立多重防雷保护,电源系统至少采用两级防雷保护。医用气体管道的防静电接地要定期检测。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雷容易被忽视。地下车库的配电系统要安装适配的SPD,金属通风管道每隔20米要做一次接地。综合管廊的监控系统电源线和信号线都应采取防雷措施,接地网要与主体结构钢筋可靠连接。地下商业街的广告牌电源要加装防雷保护,金属框架必须接地。
防雷检测工作需要专业仪器支持。接地电阻测试仪要定期校准,测量时采用三极法或钳形法。等电位连接测试使用毫欧表,接触电阻不应超过0.2欧姆。SPD测试仪可以检查防雷模块的劣化程度,漏电流超过1mA应考虑更换。红外热像仪能发现接闪器、引下线的过热隐患。
日常维护是防雷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每月目视检查接闪器、引下线有无机械损伤,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每季度测量接地电阻,雨季前要重点检测。防雷装置年度检测报告要存档备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建立防雷设施台账,记录每次检测和维护情况。
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要快速有效。雷击事故发生后,首先确保人员安全,再检查设备损坏情况。电力设施遭雷击要先断开电源,检查防雷装置损坏程度。通信设备受损要重点检查信号线路防雷器。建筑遭雷击要全面检测防雷系统,特别关注接闪器和接地装置。所有雷击事故都要详细记录,作为后续改进的依据。
防雷知识普及能提升整体防护水平。定期组织防雷安全培训,重点岗位人员要掌握基本防护技能。在社区开展防雷宣传,讲解简单实用的防雷措施。学校应将防雷知识纳入安全教育内容。企业要制定防雷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职责。通过多渠道宣传,提高全民防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