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措施与实战指南

 新闻资讯    |      2025-04-30 13:57:23

image

雷击灾害应急处置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操作流程。首先要明确的是,雷暴天气来临前就要做好准备工作。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警信号分为黄、橙、红三个级别,分别对应6小时内、2小时内和2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收到预警后,要立即检查防雷装置是否完好,特别是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使用万用表测量接地电阻值,确保不大于10欧姆。对于重要设施,建议安装雷电预警系统,这类系统可以提前15-30分钟发出警报。

人员安全永远是位的。当听到雷声或看到闪电时,要立即停止户外作业。30-30法则很实用:看到闪电后开始计数,如果30秒内听到雷声,说明雷电距离在10公里以内,必须立即寻找安全场所。更佳躲避地点是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部,其次是金属顶的汽车。不要躲在树下、凉亭等孤立凸出的物体附近。如果在空旷地带,要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高度,但不要平躺在地面上。

建筑物防雷要重点检查几个关键部位。接闪器要确保没有断裂或严重锈蚀,要保持尖锐。引下线每米弯曲不得超过2处,距门窗等开口部位要保持0.5米以上距离。接地装置要特别注意连接点的牢固程度,使用力矩扳手检查螺栓连接是否达到规定扭矩。对于油库、气站等易燃易爆场所,要额外检查静电接地装置和等电位连接情况。检测时要使用经过校准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时要注意排除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要分级实施。总配电柜必须安装Ⅰ级试验的浪涌保护器(SPD),分支电路安装Ⅱ级SPD,重要设备端安装Ⅲ级SPD。检查SPD时要看指示窗口是否变红,使用专用测试仪测量限制电压是否在标称值范围内。特别注意SPD的接地线要短而直,长度不超过0.5米。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除了电源SPD外,还要在信号线路上安装相应的信号SPD。所有SPD都要建立档案,记录安装日期、型号参数和检测数据。

雷击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要分步进行。首先确保现场安全,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后再接触可能带电的物体。如果有人遭雷击,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检查伤者呼吸心跳。雷击伤者不会带电,可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着火的设备,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雷击点周围10米范围内要设立警戒区,等待专业人员检测确认安全后再进入。

防雷检测要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每次检测都要记录详细数据,包括检测时间、天气状况、检测项目、使用仪器、测量数据和检测人员。特别要保存好接地电阻测试记录、SPD检测记录和接闪器检查记录。这些档案至少要保存两个检测周期,重要场所要保存。检测报告要由具备资质的防雷检测机构出具,并加盖CMA计量认证标志。

日常维护要注意几个关键时间节点。雷雨季节前必须完成全面检测,特别是经过冬季后要检查防雷装置是否有冻胀损坏。每次强雷暴天气过后要及时巡检,重点查看接闪器是否有熔蚀痕迹,引下线是否松动。对于移动设备如塔吊、脚手架等,每次移位后都要重新检测接地情况。维护时要使用铜制或不锈钢工具,避免不同金属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

特殊场所的防雷要特别注意细节。通信基站要在天线馈线入口处安装同轴SPD,接地排要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²的多股铜线。光伏电站要确保组件边框可靠接地,直流侧要安装专用直流SPD。风力发电机叶片接闪器要定期用无人机巡检,塔筒接地电阻要不大于4欧姆。这些场所的防雷系统要每季度检测一次,雷暴多发季节要增加检测频次。

防雷检测人员要掌握专业操作技能。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时,辅助接地极要打在湿润土壤中,与被测接地极保持20米以上距离。测量SPD时要先断开电源,使用专用测试仪测量压敏电压和泄漏电流。高空作业检查接闪器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使用防坠器。检测时要携带非接触式验电器,先确认设备是否带电再操作。所有检测数据要当场记录,避免事后凭记忆填写。

应急演练要注重实效性。每半年至少要组织一次防雷应急演练,重点演练人员疏散、伤员救护和设备抢修。演练场景要包括建筑物遭雷击、配电设备损坏和人员受伤等多种情况。演练后要立即进行总结,针对暴露出的问题修订应急预案。特别要检查应急物资是否齐全,包括绝缘手套、急救包、应急照明等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新建项目的防雷设计要提前介入。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要审核防雷装置的设计方案,重点关注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是否正确,接地网布置是否合理。施工过程中要监督关键环节,特别是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和隐蔽工程的施工工艺。竣工验收时要使用大电流测试仪进行接地电阻测量,确保达到设计要求。所有隐蔽工程都要留存影像资料,作为日后维护的依据。

防雷装置的改造升级要科学决策。对于老旧建筑,要优先考虑更换锈蚀严重的接闪器和引下线。接地电阻不达标时,可以采取添加降阻剂、增加接地极数量或使用离子接地极等措施。SPD要按照产品寿命定期更换,一般不超过10年。改造时要选择具有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改造后要重新进行检测验收。重要设施的防雷改造方案要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技术可靠。

雷电防护产品的选购要严格把关。接闪器要选择铜或不锈钢材质,直径不小于8mm。SPD要选择通过TUV或UL认证的产品,查看是否有完整的测试报告。降阻剂要选择环保型产品,查看是否有腐蚀性检测报告。所有产品都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必要时可以抽样送第三方检测机构复检。购买时要索要正规发票,作为售后服务的凭证。

防雷知识的普及要注重针对性。对普通居民要重点讲解雷雨天气的个人防护措施,如关闭电器、不接打电话等。对企业员工要培训设备防雷知识和应急处理流程。对物业管理人员要重点培训防雷装置的日常检查和简单故障判断。培训要结合实际案例,使用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方式。重要场所的工作人员要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确保掌握必要的防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