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安全评估守护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资讯    |      2025-05-01 10:11:09

image

雷电灾害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根据气象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3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做好防雷安全评估工作,是预防雷击事故的道防线。

建筑物防雷检测要从接闪器系统开始检查。首先要确认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普通住宅为例,避雷针应高出屋顶更高点0.5米以上,保护范围要覆盖整个建筑物。检查时要特别注意避雷针与金属构件的连接是否牢固,焊接点是否出现锈蚀。对于高层建筑,要重点检查均压环的设置情况,确保每三层设置一个完整的闭合环路。

引下线的检测不容忽视。合格的引下线应该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或截面积不小于48mm²的扁钢。检查时要沿着引下线全程查看,确保没有断裂、严重锈蚀或被人为断开的情况。特别要注意建筑物外墙改造时,施工人员可能会无意中破坏引下线。测试接地电阻时,要选择干燥天气进行,普通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姆。

接地装置的检查需要专业仪器配合。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时,要注意将辅助电极打在湿润的土壤中,与建筑物保持足够距离。对于新建建筑,建议在基础施工阶段就做好自然接地体的利用,如将桩基钢筋焊接成整体作为接地装置。遇到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以采用降阻剂或增加接地极数量来改善接地效果。

配电系统的防雷检测要重点关注SPD(电涌保护器)的安装情况。总配电箱处应安装Ⅰ级试验的SPD,分配电箱安装Ⅱ级试验的SPD,重要设备前端安装Ⅲ级试验的SPD。检查时要确认SPD的Uc值(更大持续工作电压)是否与线路电压匹配,In值(标称放电电流)是否足够大。已经动作过的SPD要及时更换,普通SPD的使用寿命一般在3-5年。

信息系统防雷需要特别注意等电位连接。机房内所有金属机柜、线槽、管道都要用6mm²以上的铜导线连接到等电位端子排。网络线、电话线进入机房前要安装相应的信号SPD,注意SPD的插入损耗要在设备允许范围内。检查时要测试各等电位连接点的过渡电阻,要求不大于0.03欧姆。

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检测要更加严格。油库、气站等场所要确保所有金属设备、管道都可靠接地,法兰盘之间要用跨接线连接,跨接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²。检查时要特别注意通风口、卸油口等开口部位是否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这类场所的接地电阻要求通常不大于4欧姆。

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要因地制宜。农户房屋可以在屋顶四周敷设一圈直径6mm的圆钢作为避雷带,用木杆支撑高出屋面15cm。引下线可以沿外墙明敷,接地极可用50×50×5mm的角钢,垂直打入潮湿土壤2.5米深。电视机天线要安装天线避雷器,并确保良好接地。

防雷检测时要做好详细记录。建议制作检查表格,包含接闪器状况、引下线完整性、接地电阻值、SPD状态等项目。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拍照存档,标注具体位置。检测报告要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重要隐患要立即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日常维护同样重要。雷雨季节前要全面检查防雷装置,清理接闪器上的杂物。每次强雷暴过后要检查SPD窗口是否变红,记录雷击次数。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要保持湿润,可以埋设木炭或食盐来降低接地电阻。

企业单位要建立防雷安全责任制。明确设备管理部门为防雷责任部门,配备经过培训的专兼职防雷安全员。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防雷知识培训,重点岗位人员要掌握应急处理流程。新建、改建项目要将防雷设计图纸送气象主管机构审核。

遇到雷雨天气时要采取应急措施。户外人员要立即进入建筑物内,不要站在大树下或高举金属物品。室内要关闭门窗,远离金属管道,不要使用淋浴器。电器设备要拔掉电源插头,网线也要暂时断开。企业要停止户外作业,将易燃物品转移到安全区域。

防雷装置的改造要科学合理。老建筑防雷改造时,可以考虑安装ESE提前放电避雷针来扩大保护范围。接地网改造可以采用铜包钢接地棒配合降阻剂,比传统镀锌钢材寿命更长。重要机房可以安装雷电预警系统,提前15-30分钟发出警报。

防雷检测数据要善加利用。建立防雷装置档案,记录历次检测结果,分析接地电阻变化趋势。对经常遭受雷击的区域要重点排查,找出防护漏洞。可以将防雷检测数据与雷电定位系统数据结合分析,优化防护方案。

特殊场所的防雷要特别注意。学校操场旗杆、体育馆金属屋顶、古建筑金属饰件都要专门检查接地情况。太阳能热水器要确保金属支架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光伏发电系统要安装直流侧SPD。移动通信基站要检查馈线接地和塔身接地是否良好。

防雷安全需要多方协作。业主单位要重视防雷检测,选择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不出具虚假报告。气象主管机构要加强监管,定期抽查检测质量。保险公司可以将防雷检测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