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是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的重要设施,但很多人忽视了定期检测和维护的重要性。雷电灾害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火灾甚至人员伤亡,每年因雷击导致的损失高达数亿元。一套合格的防雷系统必须包含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基本部分,缺一不可。检测时要重点检查这三个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锈蚀或断裂情况。
接闪器通常安装在建筑物更高点,常见的有避雷针和避雷带两种形式。检测时要特别注意接闪器的是否完好,避雷带是否有断裂或变形。使用望远镜观察接闪器状态时,要注意其与建筑物其他金属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0.3米。如果发现接闪器有明显锈蚀,要用钢丝刷清除锈迹后测量剩余截面,钢质接闪器的剩余截面不应小于100平方毫米。
引下线是将雷电流导入大地的关键通道,检测时要沿着引下线全程检查。重点查看引下线与接闪器、接地装置的连接点,这些部位最容易出现松动或腐蚀。使用万用表测量连接电阻时,每个连接点的过渡电阻不应超过0.03欧姆。发现引下线有断裂或严重锈蚀时,必须立即更换。新建建筑物建议采用暗敷引下线,但必须预留检测口以便定期检查。
接地装置是防雷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性能直接影响防雷效果。检测接地电阻应选择连续晴天3天后的干燥天气进行,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时,要将辅助电极按直线排列,间距不小于20米。一般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姆,重要场所如机房、油库等不应大于4欧姆。如果接地电阻超标,可采用增加接地极数量、使用降阻剂或延长接地网等方法改善。
浪涌保护器的检测同样重要。检查时要确认SPD的型号与安装位置是否匹配,电源线路的SPD应安装在配电箱进线处。使用专用测试仪检测SPD的启动电压和漏电流,劣化的SPD会出现漏电流增大现象。注意记录SPD的安装日期,一般电源SPD使用5年就需要更换,信号SPD使用寿命为3年。
检测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雷装置的连接部位。所有金属连接必须采用焊接或专用连接器,不能简单绑扎。焊接长度要达到圆钢直径的6倍以上,扁钢宽度的2倍以上。发现松动或接触不良的连接点,要立即紧固或重新焊接。连接部位应做好防腐处理,可采用镀锌或涂刷防锈漆的方式。
对于高层建筑,要特别注意防侧击雷措施。超过45米的建筑物每层都要设置均压环,检测时要检查均压环与引下线的连接情况。玻璃幕墙的金属框架必须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连接点间距不应大于18米。检测时要使用摇表测量金属框架与防雷装置的连接电阻,阻值不应大于0.2欧姆。
加油站、化工厂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检测要更加严格。这些场所的金属储罐壁厚超过4毫米时可直接作为接闪器,但必须确保无泄漏点。检测时要特别注意法兰盘等连接部位的跨接情况,跨接线截面积不应小于50平方毫米。呼吸阀、排气管等突出部位要加装独立接闪器,保护范围要覆盖整个危险区域。
检测数据记录要完整规范。每次检测都要绘制防雷装置布置图,标注所有检测点的位置和检测结果。建立防雷装置检测档案,包括设计图纸、检测报告、维修记录等资料。重要场所的检测报告要保存至少10年,普通建筑物保存5年。检测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整改后必须进行复测。
防雷装置的维护保养要形成制度。一般建筑物每年应在雷雨季节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测,重要场所每半年检测一次。日常巡视每月一次,重点检查可见部分的连接和锈蚀情况。建立维护台账,记录每次检查维护的内容和发现的问题。维护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各类防雷装置的结构和检测方法。
遇到雷雨天气时,要特别注意防雷装置的异常情况。如果发现防雷装置有放电现象或闻到臭氧味,应立即疏散人员并联系专业机构检测。雷击后要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查看接闪器、引下线是否有熔断痕迹,接地装置周围土壤是否有异常。任何雷击事故都要详细记录并分析原因,必要时对防雷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要提前介入检测。在基础施工阶段就要检查接地装置的敷设情况,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完成隐蔽工程验收。主体施工时要同步检测引下线的安装质量,装修阶段要检查各类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工程竣工时防雷检测要作为专项验收内容,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特殊场所的防雷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通信基站要在天线支架顶端安装接闪器,所有金属构件都要可靠接地。光伏电站的组件边框要接地,直流侧和交流侧都要安装专用SPD。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要内置接闪器,机舱和塔筒要形成完整电气通路。这些特殊设备的防雷检测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设备进行。
检测仪器要定期校验。接地电阻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等设备每年要送计量部门检定一次。现场检测时要确认仪器在有效期内,并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检测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或高于40℃,空气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0%。遇到异常数据要分析原因,必要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复核。
防雷检测报告要客观准确。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测依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和整改建议等。检测结果要用数据说话,避免使用"基本合格"等模糊表述。对于不合格项目要明确整改要求和复检时间。重要建筑物的检测报告要由注册防雷工程师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