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要点解析

 防雷知识    |      2025-05-01 10:11:20

image

防雷接地施工是保障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接地电阻值是衡量防雷效果的核心指标,一般要求小于10欧姆,重要场所应控制在4欧姆以下。测量时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选择土壤干燥的晴天进行,避开雨后立即测试。测试点要选在接地极引出点1.5米处,测试线要拉直,避免缠绕影响读数。如果电阻值不达标,可采用增加接地极数量、使用降阻剂或延长接地网等方法改善。

接地极的选材直接影响使用寿命。热镀锌角钢是最常用的接地极材料,规格建议选用50×50×5mm,长度不小于2.5米。在腐蚀性强的地区,推荐使用铜包钢接地极,虽然成本较高但防腐性能更好。垂直打入地下的接地极顶端应低于地面0.8米,这个深度既能保证良好接地又便于检修。相邻接地极间距要大于其长度的2倍,通常保持5米以上,避免屏蔽效应降低接地效果。

接地线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采用搭接焊时,扁钢搭接长度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至少三个棱边焊接。圆钢搭接长度不小于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焊接处要做防腐处理,先涂防锈漆再刷沥青。螺栓连接时要用镀锌螺栓,接触面要打磨去除氧化层,涂抹导电膏后紧固。所有连接点都要做标记,方便后期检测维护。

降阻剂的使用能显著改善高电阻率土壤的接地效果。选择降阻剂时要看产品检测报告,确保电阻率低于5Ω·m。施工时先在接地极周围挖出直径0.5米的坑,将降阻剂与水按1:0.8比例调成糊状,均匀浇注在接地极周围,厚度不小于15厘米。回填时先铺20厘米细土,再分层夯实。注意降阻剂的有效期,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会失效。

等电位连接是防雷系统的关键环节。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都要在入口处做等电位连接。使用铜编织带或40×4mm镀锌扁钢作为连接导体,截面积不小于16mm²。配电箱、金属门窗、设备外壳等都要接入等电位系统。连接点要选择不易受机械损伤的位置,并做好标识。测试等电位连接电阻时,任意两点间电阻不应超过0.03欧姆。

避雷针安装要计算好保护范围。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重要建筑物要用多支避雷针形成联合保护。避雷针基座要用地脚螺栓固定,不能用膨胀螺栓。引下线每20米要设一个断接卡,方便检测。明敷引下线要安装在人不易触及的位置,距门窗洞口保持0.5米以上距离。暗敷引下线在混凝土中要保持30mm保护层,防止锈蚀。

施工安全必须放在首位。挖接地沟时要先确认地下管线位置,深度超过1.2米要放坡或做支护。焊接作业要清除周围易燃物,备好灭火器材。雷雨天气立即停止室外作业,不要扛着金属杆件走动。所有施工人员要穿戴绝缘鞋和手套,使用绝缘工具。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工具要用绳索传递。每天收工前要检查临时接地线是否拆除,避免意外带电。

检测验收要严格把关。竣工检测要包括接地电阻测试、等电位连接测试、导通性测试等项目。使用经计量检定合格的仪器,按GB/T21431标准操作。检测数据要现场记录,双方签字确认。发现不合格项必须整改后复测。验收资料要包括材料合格证、隐蔽工程记录、检测报告等。特别要注意检查焊接质量和防腐处理,这些是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日常维护不能忽视。每年雷雨季节前要全面检测接地系统,重点检查连接点是否松动、腐蚀。雨后检查接地极周围是否有塌陷,及时回填夯实。保持接地测试井干燥清洁,井盖要完好。每次强雷暴后要检查避雷装置是否受损。记录每次检测数据,建立完整的维护档案。发现接地电阻值增大超过20%就要查明原因并处理。

特殊场所有特别要求。加油站接地系统要使用铜材,所有法兰盘要做跨接。通信基站要采用联合接地,铁塔四个脚都要接地。数据中心要设置独立的逻辑接地系统。医院手术室要单独设置医用IT接地系统。这些场所的接地施工必须由专业队伍完成,按行业特殊标准执行。

材料保管要注意细节。镀锌材料要放在干燥处,防止受潮产生白锈。铜材要单独存放,避免与钢材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降阻剂要存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焊条要按说明书要求烘干使用。所有材料进场要验收,检查合格证和检测报告。不合格材料坚决退场,不能将就使用。

施工常见问题要提前预防。接地电阻不达标往往是土壤处理不到位,可以尝试换土或添加食盐改善。焊接不牢固多因焊条受潮或电流不合适,要烘干焊条并调整参数。防腐层脱落常因表面处理不干净,必须彻底除锈再施工。等电位连接遗漏多发生在后期安装的设备上,要特别注意跟踪检查。做好施工日志,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发现问题。

设计环节就要考虑施工可行性。接地网路径要避开地下构筑物,预留检修通道。在岩石地区可采用水平放射形接地极。冻土地区接地极要埋在冻土层以下。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考虑深井接地。设计方案要经过现场踏勘确认,不能简单套用标准图集。施工前要组织设计交底,明确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成本控制要讲究方法。通过优化接地网布局减少材料用量,但不要牺牲防护效果。批量采购标准规格的材料,减少特殊加工费用。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重复开挖。回收利用开挖的土方,减少外运成本。采用机械施工提高效率,但要注意保护已有设施。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不盲目追求高价位产品。